第197章(1 / 2)

贵族, 是一群极为懂得享受的人, 为了观看一场喜欢的演出, 他们愿意不远千里前往萨丁森,更愿意在见识到这做新城的样貌后, 买一栋房子, 住上一段时间, 享受这里所有新奇的事务。

但很可惜的是,从奥德里奇来的贵族们都晚了一步,他们也是到了地方才发现, 这座大部分区域还在建设中的城市里, 竟然已经没有适合他们身份的房子可买了。

这也不怪他们消息落后,虽然大家都知道之前爱德华王储到萨丁森做客, 并且还在这里呆了一个寒冬才离开回王都,但关于他和其他贵族集体在萨丁森买房的消息, 因为没有特意宣传, 所以知道的人虽然多,却也主要集中在萨丁森附近和王都一代,奥德里奇作为两者之间的郡,虽然也有一些风声传来, 却到底都是听过就忘, 没人在意那么一座刚刚建立,连一个正式入住的住户的城市到底有多少贵族已经在这里购房反正买了也是放着,那些贵族难道真的会去入住吗

答案还真的是会。

新城的第一场歌剧表演并不是临时筹备的,早在送嫁的队伍前往奥德里奇之前, 费利克斯和魏薇就已经广发邀请贴,邀请认识的贵族到萨丁森观看表演,欣赏这座城市独特的美。

他们甚至特意请画师画了宣传画册,把新城的风景,和魏薇提出的一些娱乐方式都画了出来,然后和邀请函一起送出去,这让本来日常生活除了骑马打猎参加宴会外就没有多少娱乐方式的贵族们一看就心动不已,然后纷纷回信表示一定会去做客的。

而爱德华王储对此也很感兴趣,他刚刚离开萨丁森不久,魏薇在写信邀请其他人的时候,他都还在呢,可惜春夏季节是哮喘病的高发季,被布置的鸟语花香的新城不太适合他活动,加上自己的医生送小姑子出嫁,而国王大概是觉得他在外面呆久了该回家了,写信催他回去,于是爱德华王储只好依依不舍的带着未婚妻启程回了王都,短期内是没办法再来萨丁森的。

但他没来,魏薇却从奥德城里把艾莉娜和安德鲁王子打包一起带回来了,这两位是去参加哥哥亚度尼斯的婚礼的,正好遇上,魏薇就邀请了他们,如果不是多洛莉丝和亚度尼斯刚刚结婚,多洛莉丝需要时间适应新生活,魏薇其实也想把刚刚送走的多洛莉丝连同亚度尼斯和萨琳娜一起都邀请回来,见证新城的正式开放。

所以等到魏薇他们回到萨丁森,新城里已经住了不少贵族,显然这座城市给了他们不少新奇感,贵族们虽然是冲着所谓的歌剧来的,但并不妨碍他们在看到不知道到底如何的演出之前,先喜欢上新城的一景一物,每天都有人相约出门转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那座终于落成的中式公园。

完全区别于欧洲各国风格的中式公园,虽然并不是完全的园林风格,当他们沿着公园外长长的景墙走入圆圆的洞门后,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鹅卵石铺成的迂回曲折的小路两边是茂密的花草树木,不同于欧式花园里总是被修建整齐的灌木和草地,它们肆意生长,自然闲雅,这里的树木以竹林为主,这种从未在其他地方见过的植物随风摇摆,阳光穿过叶片落下时,打消了一些因为竹子密集生长而带来的阴暗,让这里明媚中透着神秘,完完全全的异国情调。

穿过这片竹林,就是立在荷花池上的游廊,莲花池的面积很大,里面种满了从异国商人那儿买来的产自埃及的莲花,因为天气的关系,这些莲花在萨丁森长得普普通通,开花并不多,但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里,遍布池塘的绿荷上一朵朵紫色蓝色粉色白色的莲花围绕假山傲然绽放,看得人移不开眼,闲来无事约上好友坐在廊下聊天看花,最是悠闲不过,要是运气好,抢到游廊中的水榭亭台,就更美了。

如果想要登高望远,穿过游廊就有一座四角塔楼,爬到最高处,站在四面打开的窗户前,整个公园乃至外面的景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想看得更加仔细,还可以租用单筒望远镜,保证连天上的飞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公园的一角还有对外出租的小型四合院,有需要的人可以租下这里想用一顿具有东方特色的美食,来一场中式宴会,而租不起的人不用担心没有食物可吃,公园中心的广场上有不少流动的小摊位,卖的都是各种东方小吃,口味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大部分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小吃。

而这些也是这座门票免费的公园的主要收入来源,公园的日常维护和定期修缮所需要的费用都来自其中,只要运作良好,它就完全能自给自足,不需要再拨款下来了。

可以说,这个公园从正式开放的第一天就获得了大众好评,虽然也有贵族对于这里连平民也可以来这一点有所微词,但地方是公爵大人的,公园门口的告示牌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这个公园是平民公园,贵族们要是觉得不想和其他平民呆在一起,可以到隔壁的马场公园去,那边没有平民,想怎么耍贵族威风随便。

贵族能怎么办当然是忍了。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虽然新城已经开放,但愿意在新城买房的平民其实比较少,基本都是看中这里商机过来开店的商户和一些因为工作需要在这边租房子住的工人家庭,所以平民区的房子目前还是以出租居多,但也有些人住着住着发现这里的环境确实好,现在的房价又比较低,加上银行还推出了分期付款的购房模式,不少人本来只是租房子的,后来就按耐不住,到银行询问分期付款后,被工作人员一顿忽悠,觉得自己似乎也能负担的起,然后签了购房合同,从此成了养房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