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看着那远去的人儿,对身边的朱然低声说,“她提起那次的赠袍之恩,我自知那不算什么,真正救她的是后来的那人。我总觉着我好像错过了什么。”
“义封,你说,我和她,会不会再相遇?”
朱然一怔,随即摇头,“天高地阔,相遇即是缘。仲谋,也许她日后会拿着那玉佩来找你也说不定。”
孙权走过去捡起了那把被她丢在地上的匕首,上面的血渍已经干了,他交给了朱然,说,“也是把好刀,只可惜已经污秽了,再配不上她,你帮我收着。”
“再好也没有你那把好,收着作甚?”朱然疑惑。
“义封,走吧!”
回去的路上,阿三好奇问她方才怎么回事儿,穆笙与他大略地解释了一番,阿三才明白过来。
“我道笙姐姐当日昏迷时身上盖着一件衣袍还有一块玉佩,原来是方才那公子的,这可真是巧。”阿三唏嘘惊叹。
穆笙也点头,“的确是巧啊,谁说不是呢?”
更巧的是,那人竟然是孙权,将来赫赫有名的东吴主公,那个被曹操称赞为生子当如他的孙仲谋。
“不过还是我家先生好,不仅救了笙姐姐,还收笙姐姐为徒了呢!”阿三道。
穆笙不置可否,微笑勾勒唇角,“是啊,谁也不及先生待我好,好到……”好到让她都觉得亏欠万分了。
穆笙回到草庐的时候已经是天黑了,而孔明却还是没有回来。
她今日出去了半天,又遇上了那件事情,有些累伐了,因此用过晚膳就早早地熄灯歇下了。
黄府。
“广元打算何时回去?可要与我一同?”孔明眸含笑意地看着恰巧也是今日来黄府的石韬,只不过自己是来找黄老,而石韬却是来找黄月英的。
黄月英坐在石韬身边,笑着说,“他与你一道回去,就这么约好上元节那日我们一起去你那里。”
话落,她又看向石韬,“对了,你那儿不是还有三坛桂花酿,记着带过去,可别只空手去。”
“嗯。”石韬先是听话地点点头,接着又尴尬地冲孔明笑了两下,解释道,“家中亲戚不在,只好去你那儿蹭个热闹了,酒我会带,到时可别说我是去蹭饭的了。”
孔明没想到这两个人当初斗嘴斗得那么厉害,才过了没多久就在一起了,而且颇有妇唱夫随的架势。
他只笑了笑,温声说,“你二人来,今年的草庐怕是未曾有的热闹了。”
“热闹还不好?”黄月英话音一转,接着道,“不过许久不见,我倒十分想念阿笙了,也不知她捱过这个隆冬之后身子好些了没有?”
孔明颔首,“身子好了不少,过去的武功没有荒废,今晨还练了起来,午后怕她闷便叫她与阿三一起去镇上采买去了。”
黄月英眉眼弯弯笑开了,只道了两个字,“真好!”
孔明有些不明所以,看向石韬询问意思,石韬耸了耸肩表示也不知道好在哪里,其实他大抵是能明白黄月英那两个字的意思,是说孔明和穆笙之间的关系真好,只是他没有说明。
孔明也没有再追究那两个字,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起身,“时候也不早了,还请小姐替我多谢黄老今日指点之恩,这便和广元告辞了。”
石韬也跟着起身,看着黄月英,“丫头,我走了!等到我家中长辈回来,我便请他们为我上门提亲。”
黄月英看着自己的心上人,眉眼是说不尽的欢喜,她不顾孔明就在旁边,一下扑向石韬的怀里,低低的略娇羞地说了句,“好,我等你。”
孔明的脸上有些不自然之色,他轻咳了一声之后,自己拂了衣袖率先踏出了门口。清风吹来,他就静静地站在门口,等那两人你侬我侬什么时候结束。
黄月英将头从石韬怀里探出,看到孔明走出去的背影,朝着那方向对石韬撅了噘嘴,轻轻道,“我现在特别庆幸当时我选择了你。”
石韬看了一眼孔明的方向,宠溺地低头看着怀里的人儿,问道,“后悔么?现在后悔还来得及,等我向你提亲以后,就来不及了。”
黄月英摇摇头,笃定说,“不悔,一生一世都不悔,你都应了这辈子只许给我一人,我有什么好后悔的?”
石韬笑了,他也十分庆幸她选择了他,让他了解她,真正知道她的好,是别人一辈子都求不来的好。
“一生一世一双人,我许你的,这一世都不会变。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都许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