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神情一变,道:“哦,且随某去内堂,仔细说说!”李林甫把宋璟和张九龄让到待客的内堂,婢女斟完茶退出。“此事当真?”李林甫继续问。
“千真万确。太子之所以在朝堂上迟迟不表态,就是顾及我等长安耆旧之名声,以期有所转圜,然恐殆非人力所能为也,李相公要有所准备。”
“如今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张九龄声音低沉,“京师东迁之时,崔某便料到必有今日,李琮窥伺大宝,若我等在侧,必不能便宜行事。”
李林甫眉头紧锁,他端着茶杯,一语不发。
“一旦离京,恐我等最终落个客死异乡,再难辅弼太子,署理朝机。”宋璟沉声道。
“两位且随某入宫,面见圣上。”李林甫“啪”地一声,将乳白色瓷茶杯放在几案上,一甩袍袖,霍然起身,两眼炯炯放光。
“哦?莫非相公有回天之术?”宋璟问。
“呵呵!”李林甫一脸苦笑,“裴公真是高看老夫,若有良策,朝廷又岂能衰羸至此?如今黑云压城,我等死不足惜,只恐朝廷人心不稳,祸及百姓。若朝廷覆于我等之手,青史灼灼,必含羞万载。是以我等当面见皇上,商讨应对之策。”
“李相公所言极是。”张九龄也站起身。
三人丝毫不敢耽搁,命仆人备马,急匆匆前往皇宫。见到李隆基之后,李隆基也没有遮掩,直接将状子发给他们。
三人仔仔细细地看完李琮的弹劾状,面面相觑。
李隆基继续道:“李琮步步紧逼,朝廷岌岌可危,三位乃朝中重臣,三朝元老,此事当如何处置?”
“皇上,”李林甫沉声道,“老臣三人身荷皇恩,却未能济苍生,扶社稷,重振乾纲,实难辞其咎。然老臣风烛残年,诚难与李琮相抗,数年来,不过虚与委蛇,竭力斡旋而已。李琮借口将我等逐出京城,我等只得从命,不然恐牵连甚众。老臣只望我等离京后,皇上与太子能泰然自保,切勿与李琮力抗,以柔克刚,方能长久。至于皇上入主积善宫,尽量延缓时日,趁机教导太子如何自处,谨慎行事,切勿逞口舌之快,做意气之争。”
“多谢独李爱卿!”李隆基有些感动,李林甫就像一个婆婆妈妈的老管家一样,即将离去时,对家中大事小情一百个不放心,絮絮叨叨,说个没完。
其实李林甫的建议,李隆基何尝不知,只是听一位见过大世面的老人絮叨絮叨也是很温暖的,这至少还能印证他的想法不是下策。此刻她早已不对朝臣报任何希望,如果他们真有好主意,也不至于眼睁睁看着先帝被弑而束手无策,也不至于被逐出京城而四顾茫然。
“皇上,”宋璟接过话茬,“老臣去后,恐长安耆旧亦步吾等后尘,若然,朝中可仰仗者惟张文蔚相公与杨涉相公,此二人和厚恭谨,守正持中,不似裴光庭之奸伪,虽不能扭转乾坤,然总率百寮,执掌机衡,尚堪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