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当然深知此意,他想了想,决定打感情牌,道:“李爱卿,李林甫三人乃长安旧臣,跟随先帝多年,纵无功劳,亦有苦劳,前日闻李林甫身体有恙,是以妾念往昔君臣旧情,容他病愈后再行出京。于情于理,这不算过分吧?便是李爱卿身体有恙,妾亦当关怀慰问,此乃君臣之礼。”
“皇上顾念君臣之情,合情合理,只是庆王高意,臣亦难违,若他日庆王兴师问罪,致灵州府陷入兵戈,恐亦非皇上之愿。”李振步步紧逼,言辞之中暗藏刀光剑影。
韩休看不下去了,道:“敢问皇上,长安旧臣与大唐孰轻孰重?”
“自然大唐更重。”
“这就是了,弃臣子而保大唐,虽君主未必情愿,然诚为上上之策。”
裴光庭与张易之也打圆场,尽量别让气氛太僵。李振仍然目光如炬,盯着皇上。
“那好吧!责令李林甫、宋璟、张九龄翌日出京。”
“皇上,吏部尚书杨国清、工部尚书王溥请一并贬黜,此乃庆王之意,臣代为转告。”
李隆基感觉一阵胸闷,差点气晕过去,脸色陡然变得苍白,两眼失神。
韩休站在旁边,一直偷偷给李隆基使眼色,意思是一定不能违背庆王之意,否则朝廷大难临头。但李隆基心不在焉,完全没有看到韩休的暗示。
时间悄悄流逝,韩休额头上沁出细汗来。他对李隆基有点不切实际的想法,李隆基似乎也不十分反对,只是由于君臣关系,他不敢太放肆,如李隆基公然对抗李琮,那么他很可能将永远地失去朝中的位置。
半晌,李隆基才缓过神来,他说道:“庆王身在汴州,却如此关心朝中之事,朕十分的欣慰。
李振在冷笑,他在笑李隆基如此幼稚,竟然绵里藏针,当他的面讥讽庆王为奸佞乱逆之人,可见李隆基对李琮也是下了杀心,如若不动,必为后患。
“皇上,积善宫数日前已修缮完毕,皇上当选良辰吉日入宫才是。”裴光庭提出建议。
“兹事体大,当谨慎为之!若时日不吉,恐于朝廷不利。改日再议!”李隆基提出不同意见,这也是李林甫宋璟和张九龄三人的意见,尽量拖延时间。
“臣以为不然,国人素有择日不如撞日之俗,以老臣之意,莫如今日乔迁。”说话的是太常卿张易之,他知道若皇上迁居,少不了太常寺和礼部配合,为皇上主持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