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柷见安景上朝,也有些意外。李柷现在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何太后迁去积善宫后,李柷只有初一和十五能见到母亲一面,其他时间只能独自面对寂冷的皇宫。
“陛下,”安景持笏板出班言事,“庆王近日远征归来,平定荆襄,开疆千里,社稷有复振之象,使四裔威服,万民安泰,庆王之功,侔于尹霍。近闻有人欲循古例议加九锡,以嘉庆王之行。只是本朝尚无此例,是以臣恳请陛下令百官商议此事。”
“准奏!”何太后早就告诫过李柷,不要意气用事,学会妥协拖延,保命要紧。
百官听到安景的言论,议论纷纷,稍微了解礼法的官员都清楚,加九锡下一步便是禅位,当年王莽加九锡而篡汉,曹操加九锡而挟持天子,李琮显然欲效法前人,有篡位的迹象。
柳璨站出来,道:“各位同僚,此事关系重大,请务必各抒己见,汝等皆朝廷股肱之臣,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
柳璨话音方落,宣徽副使王殷出班奏事,道:“陛下,臣以为庆王功勋侔于日月,加九锡于理于情皆无不宜。昔年曹孟德统一江北,功劳甚大,汉帝以九锡礼加之,天下称之。”
李柷没说话,这时大理寺卿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不妥,庆王功劳虽大,然未过于蜀汉诸葛丞相。李严曾劝诸葛丞相加九锡称王,丞相以曹魏未灭、汉室未复而拒之。庆王欲加九锡,只怕要尽削诸藩才可。”
“哼!”礼部尚书苏楷出班言事,道:“庆王功业显大,实乃天命所归,以臣看,九锡之礼徒有其名,陛下理应效法尧舜逊位让贤。”
苏循此话一出,朝堂一片哗然,连安景和柳璨都倍感意外,想不到苏循竟然如此敢言。李柷面色铁青,怒视苏循,期待其他大臣出班与苏循针锋相对,维护一个皇帝的尊严。
安景道:“陛下,庆王功勋齐天,人心所向,百官莫不叹服,臣以为莫如任庆王为相国,总揽百揆,庶几可称其德勋,不知陛下尊意如何?”
“枢密使乃本朝之桢干,国之股肱,宰衡乾纲,运筹帷幄,朕颇仰赖之,既然蒋爱卿有此议,朕就依爱卿之言。”
翌日,朝廷诏书发布,任命李琮为相国,总揽百揆,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武顺、佑国、河阳、义武、昭义、保义、戎昭、武定、泰宁、平卢、忠武、匡国、镇国、武宁、忠义、荆南共计二十一道为魏国,封李琮为魏王,同时加九锡。
嘉奖不可谓不优厚,影响不可谓不宏大,离称帝仅一步之遥。消息很快传遍朝野,何太后、萧娘和林景无不震恐,王殷和赵殷衡与林景等人不同,他们并不感到吃惊,他们唯一感兴趣的是如何找到合适的机会铲除安景。这也是他们与林景唯一的交集。
何太后一方面派遣阿虔阿秋持书信找安景求情,一方面与萧娘和林景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