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不学无术(2 / 2)

可以看出这个东山汉子的气量室友多足,当然这里所说的气量不是所说的气度,而是单纯的从字面意思上所说的,用大白话说那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

“对呀,田老哥,我也是前几天跟随老高他们的商队来到西域来办点事情,其实这么说起来也是很巧,我也是东山人士,算起来我们也是老乡呀!”

林景此时也有些意外了,虽然他在门前听到田亮的谈话,也从言语间听出了几分现在东山省的一些口音,但是毕竟这是这里是唐朝,距离现在也有接近两千年的时空跨域,他也不敢确定这里的口音是不是和后世的相同。

幸好的是,林景从田亮的口中得到了答案,看来东山之地虽然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但是文化习俗和后世相差不是那么大,毕竟是孔子故里,可以说东山之地自从战国开始便一直作为本土文化最为纯洁的地方。

虽然到后世,东山作为一个人口大省,但作为华夏文化中心的地位却显得有些落寞了。

在小邓同志提出了所谓的“先富带动后富,走向共同富裕”方针的指导下,深纷纷发展开来,在发展的同时文化也不出意外的得到了强化。

的确,这种试点模式的确极大的推动了的发展,而却忘记了最后那一句话才是邓老的苦心和初衷。

人才就是生产力,这句话放在任何地方都没错,就是目前的大唐太宗皇帝也成为了重视人才的典范,他和魏征间的恩断情仇一直到后世都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这足以证明,人才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东西。

再或者,林景记得大唐的那一年,相同的考卷,庄里省七百分仅能进入一所一流的学府,并不能进入超一流学学府,而作为同省份的晋省,身为最高分的省状元却能进入超一流学府,相同的考卷,相同的成绩,晋省状元放在庄里省勉强能够进入一百名。

更或者,曾有统计机构做出了这样一个研究统计,各个省每年进入水木学府和京都学府最多的学校,直隶省四所学府年进入数超过一个中等省全省的人数。

这等等的一切,并不是要反对什么,仅仅是作为吐槽,希望智慧的领导者能够重视这个问题,能让同样寒窗苦读十年的学子能够得到认可和满足,而并不是因为你的户籍而认为的划分三六、九等,这样就违背了邓老的初衷了。

话扯的有点远了,确实,在大唐来说,东山之地绝对是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的地区,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田亮这个东山大汉显得有些激动,像是个小孩一样搓手,略显紧张的望着林景,仿佛想要说什么却有说不出口的样子。

“怎么了,田老哥?”

林景却显得不是那么激动,毕竟他可是一个冒牌货,虽然这具身体是从小生长在东山之地,但灵魂却是来自两千年以后的天府之地。

“那个……哥哥想求你个事,我好多年没有听到家乡的歌谣了,你能不能那个为哥哥唱一首呀,哥哥在这里求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