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反派(51)</p>
大宋皇宫里,赵祯翻来复去的看着手里的折子。</p>
太后将折子发回来了,上面只一个字——知。</p>
对从真奏报的事,太后未曾多言,只说了一个‘知’便了了。</p>
赵祯捏着折子,心中甚是不甘。他觉得从真说的是对的:夏州一半是党项人,一半是汉人,那为何只能有一个夏王呢?</p>
大宋册封赵德明为夏王,辽国不仅册封其为夏王,还册封夏州为夏国。这件事先帝默认了,太后默认了,满朝大臣未曾对此多置一词,可其实这是不对的。辽国凭什么封夏州为夏国?</p>
不想打仗,不敢跟辽国争执,可大宋若有一王能于夏州立足,这不就证明,夏州还是我大宋的夏州,与辽国无关么?</p>
从真敢去,柴郡主敢跟,那为何不能叫他们去呢?</p>
赵祯看着看外面发芽的树木,良久才道:“去问问大娘娘何时用膳,朕想陪大娘娘用午膳。”</p>
午膳摆在桌上,那么长的桌子,母子俩各坐一端。</p>
赵祯抛出自己的想法,“大娘娘,朕想册封从真为雍王。”</p>
郭淮小心的打量大娘娘的神情,给官家夹菜想岔开这事。</p>
赵祯抬手拂开郭淮,筷子也停下来了,看着大娘娘。</p>
刘太后缓缓的放下筷子,“雍王,取自雍州之地是吗?”</p>
是!“夏州有夏王,雍州怎不能有雍王?”</p>
事实上,夏州和雍州是一个地方。夏州在现在指的是西北,雍州是汉时的九州之一,指的也是西北。</p>
所以,从所辖的范围来看,夏州和雍州所指代的地方,八成都是重合的。</p>
“你册封雍王,这不是诚心挑事嘛。”刘太后摇头,“不可。”</p>
赵祯将折子从袖子里拿出来,“您看了折子了,李元昊也不过如此。赵从真敢,那就叫他去呀!朝廷只是册封雍王,其他的一切他自行处理。他姓赵,郡主姓柴……</p>
儿臣知道大娘娘担心什么,但一则,便是真如大娘娘担心的事发生了,可他们就算是割地裂疆了,一个姓赵,一个姓柴,其子孙后代必是赵氏子孙。此乃割不断的血脉之亲。</p>
二则,党项治理之难,您该知道。您觉得他们能脱离大宋去谈治理么?</p>
三则,从真和郡主品行极好,若是背信弃义,满朝大臣谁肯依附?</p>
有此因由在前,朕实不知您为何不能答应?”</p>
刘太后看向赵祯,“李元昊真的不过如此么?朝中盛赞李元昊者不知凡几,曹玮这样的老将犹赞李元昊乃中原大患。可这样一个人物,被他们二人玩弄于掌骨之间。这不是李元昊不过如此,而是此二人远不是你我以为的那般。换言之,我们很可能识人不清。”</p>
赵祯看了看折子,“说到底,您还是害怕养虎为患。”</p>
刘太后扶额,摸了摸鬓角,这半年白发更多了。她只能道:“哀家以为,保持现状最好。他们既然有此能,能辖制住李元昊,那就常住丹州,想来自此三国边境该安宁了。”</p>
赵祯:“……”他沉默了良久,而后起身,午膳也没吃,直接走了。</p>
郭皇后等在半路上,拉赵祯,“臣妾就知道陪大娘娘用膳,官家必是吃不饱的。走吧,臣妾叫人备着饭呢。”</p>
赵祯由着皇后拉去寝宫用膳了,一顿饭拉着脸吃的不知什么滋味。</p>
郭皇后就小心的问:“又吵起来了?”她小声道,“那为何不多召见几位相公商议呢?您的话大娘娘驳回了,但多几位相公去说,大娘娘总会思量几分的。”</p>
赵祯看向郭皇后:“你倒是心里向着朕!”</p>
“官家这话说的好生没有道理,臣妾是您的妻子,咱们夫妻一体,臣妾不向着您能向着谁?”</p>
赵祯怔愣了一下,而后起身,“你歇着吧,朕忙去了。”</p>
他召见了大臣分别说这件事,却没想到,他们中除了几位没有明确表态的,剩下的但凡表态了,就都是支持的。</p>
像是不表态的吕简夷,他只道:“官家有官家的思量,太后有太后的考量,臣一时还有些拿不准。”</p>
没有说支持,但也没有说反对。</p>
像是张知白这样的,很直接:“臣以为官家所言甚是,此乃进取之道,不可阻拦。况且,册封一雍王而已,与他人何干?与他国何干?而今早不是按封地封王了。太|宗还被册封过梁王呢,难道太|宗去过梁州吗?”</p>
对啊!正是这个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