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流言止于智者(1 / 2)

英雌 江淘 1465 字 17天前

大唐武德十一年,对于关中的农民百姓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年头。

从三月初一那场“天狗食日”的奇观发生之后算起,一直到六月中旬,八百里秦川已有三个多月没下过雨了,随着旱情越来越严重,长安八水几成溪流,以致古老的水利系统难以为继,渐渐失去了正常的运转。

为此,朝廷提前免除了受旱地区的一切徭役和税赋,相关的州县乡村亦早早组织人手做起了度灾的准备,无论白天的日头有多么毒辣,泾水、渭水等大河的河道里总是挤满了人,许多百姓全家老少齐齐出动,提着大小不一的木桶和陶罐,站在水面尚未及膝的河心取水,然后肩挑担抬或赶牛驱车运回村里,再不辞辛劳地给干渴的庄稼浇水,这个方法固然很费力气,但若集中水源浇灌一小块田地的话,多少还能收获些许粮产。

而某些水源已近枯竭的地方,别说河水了,连井水亦开始见底,百姓们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全年颗粒无收的结果,家中没了存粮的农户纷纷阖家赶往附近的州县城池,希望能得到官府的赈济,只是唐朝立国之后几番大战,所费甚巨,尽管近两年关中的民生略有恢复,但存粮仍然有限得很。

由于诸州县府衙皆发布了一个公告,说是朝廷将以工代赈,在长安城南的神禾原修缮渠堰,并设粥棚专供百姓就食,于是待到官仓告罄之后,大批灾民又成群结队地朝唐都长安蜂拥而去

灼日当空,神禾原下的禾谷已大半枯萎,野菜乃至杂草都被人挖了个干净,田野间绿意稀落,看起来了无生机,但在附近的、两河交汇之处的香积堰,却是大棚连绵,号子声声,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

香积堰始建于隋朝开皇初年,当时长安的水利工程大多破败,隋文帝为解决长安供水不足的问题,在神禾塬畔筑堰引水北流,并以为基础兴修永安渠,渠水从大安坊西街流入长安城,成为长安县的主供水渠道之一。

而长安外郊永安渠流经的大半地段,本为历代皇家林苑所在,其间又遍布陂池湖沼,可谓是郊游赏景的不错去处,只因隋炀帝迁都洛阳而渐渐荒凉,直到近两年有许多显贵见到突厥已无法对京畿造成威胁,遂才于此地兴建别业。

作为权倾天下的护国公主,李曜自然也不能免俗。

李曜的这处别业名为“扶云居”,正位于神禾塬北坡,居高眺望即可将香积堰及其周边地区一览无余。

“扶云居”中一座三层的楼台,四名道士分席而坐,每张食案俱都摆了可口的果品冷饮,却鲜有被人品尝的迹象,其原因无他此宅主人都还没到来,他们又怎好大动食指

正中一个老道望着远方堰堤如蚁集聚的忙碌人群,徐徐说道“京畿虽称膏腴之地,然地境狭小,人丁过旺,每遇灾年,仓廪便会为之一空,以吾之见,前朝文帝移驾就食、炀帝迁都洛阳,怕是皆因于此故。”

这老道约莫古稀之龄,白发白须,容貌清癯,眉眼细长,腰系玉带,身穿着一袭楼观派特有样式的道袍,正是宗圣观的监院歧平定。

坐于歧平定左侧之人,即是此宅主人的师父巨国珍,他循着老道士的目光看去,颔首道“岐师兄所言甚是,只可惜那炀帝好大喜功,妄想一劳永逸,滥用民力,以致断送大好江山,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歧平定慨然道“所幸我大唐立国之后,即行租庸调制,以避横征暴敛,如今明真辅政,更以修生养息为重,眼下这番景象,便是最后的明证。”

巨国珍微微倾斜身体,向歧平定凑近了一些,才问道“师弟听闻近来突厥内乱不止,已现衰亡之相,朝中多有疏北伐者,天子一直不予采纳,你说这会不会是明真的影响所致”

歧平定呵呵笑道“师弟明知故问。”

巨国珍瞧见下首一位老道士双眉微锁,作若有所思之态,遂向对方问道“不知孙老道友可有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