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真·一切尽在掌握【5700字】(1 / 2)

根据陈锋过去的经验,复眼者在猎户臂内大概率只有一艘球形战舰,却有999999艘棱舰。

所以他撞上球型战舰的理论概率是百万分之一。

但或许是运气使然,亦或是因为他现在本就在晨风帝国的疆域之外,先前盯上他的刀锋螂本就出自这球形战舰。

球舰常在河边走,迟早会湿鞋,何况它已在外巡逻长达百年。

球型战舰似是已经锁定陈锋,所以并未进入折跃或曲速状态,而是以略低于光速的状态逐步靠近到陈锋两百万公里的位置,再突然悬停静止。

陈锋曾经被球型战舰这一手瞬间从高速推进状态切换到绝对静止状态的操作弄得恶心反胃。

当时他会产生不适感,是因为不了解,肉眼看到的现状与自己长久以来形成的稳定世界观剧烈冲突。

现在不会了,因为陈锋已经明白其原理。

看似匪夷所思,实则无非是利用曲率技术实现的空间运用,仅此而已。

此时,距离此地90亿公里之外,却有一艘断为两截的人类火种舰静静的漂浮在宇宙空间中。

这是一艘来自发展星区天峰星区边缘星系的超大型逃生舰,名为天峰3121917号。

天峰,代表等级,表示这是天峰星区设计制造的最大型逃生舰。

3121代表年代。

917则代表该飞船是天峰星区在公元3121年内制造并发射的第917艘超大型逃生舰。

天峰917号乘员总量高达百万人,其中180岁以上的老人占30,12岁以下的孩童占65,还有5的各领域专业技术人员。

战争打到这个程度,晨风帝国的领导层阵亡比例早已超过70。

早在二三十年前,人类的主要战略方针,就逐渐从誓死抗争变成了誓死逃生。

但一切的走向并未超出陈锋最初的预料,在拥有五百倍光速飞行能力的复眼者战舰面前,逃亡的难度比战胜对方没什么区别。

更叫人郁闷的是,在这百年间,先行撤离的逃生舰与科考船早已无一幸免。

人类曾尝试过放弃超曲运动,转为常规飞行,但依然会被找到。

后来又改了分配机制,部分舰船执行超曲飞行,部分舰船执行常规飞行。

人类的确已经想尽了一切办法,可也没什么用。

3089年6月30日,走得最远的高速科考船已经抵达三千余光年之外,几乎要离开英仙臂的范围直奔银河系之外,但也依然被一只刀锋螂从亚空间通道的后方追上。

随后,黑匣子通过量子网络将信号传了回来,宣告这艘科考船全员阵亡。

自此,在战争爆发之前,人类提前送出去的全部科考船与逃生舰无一幸免。

虽然逃生舰会主动切断联系,没人知道每艘船选择了什么路线,现在具体在什么方位,但指挥部这边还有数量统计与大概的距离估算。

此后,在逃生计划总指挥部的数据统计中显示,人类再无一艘离开晨风帝国边缘超过1500光年距离的舰船。

目前飞得最远的,应该是3020年11月初出发的那一批中仅剩的三百七十二艘,距离帝国疆域边界为1380光年。

但在半个月前,这个数字还是三千余。

3094年,预计飞行距离超过一千光年的逃生舰数字归零。

人类从数百年前就开始,参与人数以百万亿计的庞大逃生计划,就此宣告全盘失败。

宇宙之大看似无穷无尽,四面八方哪里都可去得。

但如果背后追着个速度是你的几十倍,无论你躲藏在哪,都总有一天能找到你的踪迹,一旦发现你,便会如跗骨之俎穷追不舍,直到将你在星空下彻底抹去,而这敌人在彻底消灭你之前,永远不会停止时,那么这浩瀚无穷的宇宙,本就是另一种肉眼看不见,但却客观存在的绝望牢笼。

此时人类的逃生者们便是如此感觉。

明知逃脱是奢望,但又不得不收拾行囊,登上战舰,带上自己的生命和记忆,自己的知识,以及守护着舰船里的孩童与冷冻胚胎背井离乡,去往看不见终点与希望的不归路。

此时,这一艘刚刚被击碎为两截的大型逃生船上的人们本以为自己死定了。

飞行在曲率亚空间里的天峰917号突遭刀锋螂的袭击并被从中轰断,再掉落出亚空间,进入三维宇宙时,超过十万人不小心被卷入宇宙真空,迅速死亡。

其余伤亡人员不计其数。

但没人惊慌失措,这早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

既然被发现了就横竖是个死,还不如死得漂亮点。

死也要拖点时间。

部分人打开量子网络,恢复与晨风帝国的通讯,汇报天峰917的遭遇,报告球型战舰这个最可恶与狡猾的猎杀者出现在这片星区,再由晨风帝国公告信息,提醒其他舰船调整航线,远离危险区。

另一部分或老或少的人爬上战舰控制台,以及少量的微型战机操作仓,准备冲出去搏命。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快速进入中小型逃生舰,准备快速化整为零,分别撤往不同的方向。

化整为零的这部分人依然没指望自己能逃走,无非是分散开后,可以稍微多拖延一点敌人追杀自己的时间而已。

这是无数被摧毁的逃生舰用无数人的性命换回来的宝贵经验,只有一个目的,拖时间。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刀锋螂本来只需要在短短几十秒内,再补上数次攻击,就能彻底摧毁天峰917,但这些战争机器却突然停了手,并不约而同的往相隔千万公里,远远观望着战场的球形战舰飞去。

在球型战舰的附近,另外那些蜻蜓战机、甲虫以及更多庞大中小型作战单位也迅速往回收去。

只不足二十秒时间,那球型战舰的踪迹竟凭空消失了。

它走了

这是很反常的现象。

复眼者的追兵在发现人类逃生舰后未竟全功就撤离的事非常少见。

偶尔会有,但那只得一个原因,便是对方在距离不远处,又发现了另一艘更大的,装载了更多成员的人类舰船。

但这不可能。

天峰917号必然是这附近星区中最大的逃生单位。

那这是为什么呢

众人面面相觑。

917号的指挥官,一名190岁的白发苍苍的老舰长琢磨片刻,说道“反正我们已经恢复和帝国的联系,完全暴露在量子网络中,我们也都被定位了,不如干脆试着打开扫描系统,看看球舰跑去干什么了。”

其他人纷纷附议。

见大家都赞成,老舰长点点头,“好,那就这么干。哦对了,舰船破损很彻底,让所有中小型逃生舰继续分散撤离。至于我走了也没什么意思,不如留下来等会儿还能利用我的舰长权限开个大自爆,试试看能不能炸烂点东西。”

大约一分钟后,大型复合扫描仪启动成功,先利用量子纠缠效应建立了一个相对粗略的信息建模。

917号指挥室上的人看到了相隔90亿公里外的画面。

球型战舰。

以及一个人影。

双方保持两百万公里的距离隔空对峙着,相对而立。

“嗯人什么情况这人是谁除了我们,还有逃生战士单独出现在这边吗”

经验丰富的老舰长也看傻了眼。

他从军一百七十年,从基层士兵一直干到了旗舰舰长,然后光荣引退,并成为这艘逃生舰的负责人。

无论是传统的制式装备,又或是实验型的尖端装备,他都见识过,甚至连几百年前的银河甲以及更多传统老式装备,他甚至亲自感受。

他也曾经是单兵装甲的推崇者,只可惜事实证明单兵甲的性价比很低,不如集群战机。

在超大范围的太空战场里,制式战机集群的协同作战更默契,更有体系,并且制式战机的批量制造更容易,对尖端材料的消耗也更少。

可以进行简单换算,制造一个满足需求的单兵甲,需要消耗的稀有资源足够制造十架战机。

随着科技水平的持续拔高,人类对超高机动科技的掌握越深入,如果真要匹配科技水平制造出单兵甲,那单兵甲操作员在参战时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太大,操作难度太高,对士兵的综合素养需求又太高。

培养出一名精英单兵战士需要消耗的资源,是普通战士的上千倍。

有天赋成为单兵战士的人,更是要万里挑一,亿里挑一。

因此,单一星区很难培养出成规模与建制的单兵兵团。

这条时间线里的人类的确比以前更强,基因唤醒度更高,如果把第九条时间线里的战士放到第八条时间线中,那可以满天满地都是银河战士。

但是,不同的科技背景又同样会孕育出不同等级的军事科技。

当年的银河战丸的确是人类的核心装备,但战斗力甚至未必及得上这条时间线里的一架普通战机,打都打不穿,再花里胡哨也没意义。

又不可能让更强的战士降低自己的水平去匹配过时的装备。

另外,对于那些顶级战士,与其让他成为一名单兵甲战士,不如让他操控特种战机,成为可以与他协调匹配的战机阵列的箭头人物。

在多方面原因主导下,这条时间线里的人类文明完成自行演化,走了另一条路,单兵战甲最终没能成为主要作战理念,目前各大星系中只有少量实验机型,但不成气候。

老舰长见过不少战甲,但从未见过区区一个高三米的单兵装甲就能与球形战舰形成对峙的。

他想都没想过。

老舰长决定同步调取智脑数据库,查询信息,同时也将自己看到的画面上报给了帝国最高指挥部。

这下迷惘的不只是他这些人了,而是变成了晨风帝国最高指挥部中的几万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