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奥罗拉 第八章 禁忌世界 · 34(1 / 2)

34

当太空艇来到云层下方,在大气层中飘移之际,那个禁忌世界终于呈现他们眼前,看起来出奇老旧。

极地是一片冰雪,跟他们预料的一样,不过范围不太大。山区都是不毛之地,偶尔还能看到冰河,但冰河的范围同样不大。此外还有些小规模的沙漠地带,在各处散布得相当均匀。

如果忽略这些事实,这颗行星其实可说十分美丽。它的陆地面积相当广大,不过形状歪歪扭扭,因此具有极长的海岸线,以及非常辽阔的沿岸平原。它还拥有苍翠茂盛的热带与温带森林,周围环绕着草原。纵然如此,它的老旧面貌仍极其明显。

森林中有许多半秃的区域,部分的草原也显得稀疏干瘦。

“某种植物病虫害吗”裴洛拉特感到很奇怪。

“不是的,”宝绮思缓缓道,“比那更糟,而且更不容易复原。”

“我见过许多世界,”崔维兹说,“可是从未目睹像这样的。”

“我见过的世界非常少,”宝绮思说,“不过我以盖娅的思想来思考,这个世界的人类想必已经绝迹。”

“为什么”崔维兹说。

“想想看吧,”宝绮思的口气相当锋利,“没有一个住人世界拥有真正的生态平衡。地球最初必定有过这种平衡,因为它若正是演化出人类的那个世界,就一定曾有很长一段时期,上面没有任何人类,也没有其他能发展出先进科技、有能力改造环境的物种。在那种情况下,一定会有一种自然平衡当然,它会不断变化。然而,在其他的住人世界上,人类皆曾仔细改造他们的新环境,并且引进各种动植物,但他们创造的生态系统却注定失衡。它只会保有种类有限的物种,不是人类想要的,就是不得不引进的”

裴洛拉特说:“你知道这让我想起什么吗对不起,宝绮思,我插个嘴,但这实在太吻合了,我忍不住现在就要告诉你们,免得待会儿忘了。我曾经读过一则古老的创世神话,根据这则神话,生命是在某颗行星上形成的,那里的物种类别有限,都是对人类有用的,或是人类喜欢的那些。后来,最早一批人类做了一件蠢事别管那是什么,老伙伴,因为那些古老神话通常都是象征性的,如果对其中的内容太过认真,只会把你搞得更糊涂结果,那颗行星的土壤受到了诅咒。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那个诅咒是这么说的。不过这段话是以古银河文写成,如果照原文念会更有味道。然而,问题是它真是诅咒吗人类不喜欢或不想要的东西,例如荆棘和蒺藜,或许是维持生态平衡所必需的。”

宝绮思微微一笑。“实在不可思议,裴,怎么每件事都会让你想起一则传说,而它们有时又那么有启发性。人类在改造一个世界时,总是排除了荆棘和蒺藜,姑且不管那是什么东西,然后人类得努力维持这个世界正常发展。它不像盖娅是个自给自足的生命体,而是一群混杂的孤立体所构成的集合,但这个集合又混杂得不够,因此无法使生态平衡永远维持下去。假如人类消失了,就如同指导者的双手不见了,整个世界的生命形态注定会开始崩溃,而行星将反改造成原本的面貌。”

崔维兹以怀疑的口吻说:“假如真会发生这种事,那也不会很快发生。这个世界也许已经两万年毫无人迹,但大部分似乎仍旧照常营业。”

“当然啦,”宝绮思说,“这要看当初的生态平衡建立得多完善。如果原本是个相当良好的平衡,在失去人类之后,仍然可能维持长久的时间。毕竟,两万年对人类而言虽然极长,跟行星的寿命比较起来,只是一夕之间的事。”

“我想,”裴洛拉特一面说,一面专心凝视行星的景观,“如果这颗行星的环境正在恶化,我们就能确定人类都走光了。”

宝绮思说:“我仍然侦测不到人类层次的精神活动,所以我猜这颗行星确实没有任何人类。不过,一直有些较低层意识所产生的嗡嗡声,层次的高度足以代表鸟类和哺乳动物。可是我仍然无法确定,反改造的程度是否足以显示人类已经绝迹。即使一颗行星有人类居住,如果那个社会不正常,不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还是有可能恶化。”

“不用说,”裴洛拉特道,“这样的社会很快就会遭到毁灭。我不相信人类不了解保护自己赖以维生的资源有多重要。”

宝绮思说:“我没有你那种对人类理性的乐观信心,裴。我觉得,如果一个行星社会完全由孤立体组成,那么可想而知,为了局部的利益,甚至为了个人的利益,很容易使人忘却行星整体的安危。”

“我并不认为它可想而知,”崔维兹说,“我站在裴洛拉特这一边。事实上,既然有人居住的世界数以千万计,却没一个因为反改造而环境恶化,你对孤立态的恐惧可能夸大了,宝绮思。”

太空艇此时驶出昼半球,进入黑夜的范围。感觉上像是暮色迅疾加深,然后外面就成了一片黑暗,只有在经过晴朗的天空时,还能看到一些星光。

借着精确监看气压与重力强度,远星号得以维持固定的高度。他们目前保持的这个高度,绝对不会撞到隆起的群山,因为这颗行星已经许久未有造山运动。不过为了预防万一,电脑仍然利用“微波指尖”在前面探路。

崔维兹一面凝视着天鹅绒般的黑夜,一面若有所思地说:“我总是认为,要确定一颗行星毫无人迹,最可靠的征状就是暗面毫无可见光。任何拥有科技的文明,都无法忍受黑暗的环境。一旦进入日面,我们就要降低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