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公义私情,如此而已(2 / 2)

乱清 青玉狮子 2421 字 4个月前

问过了家人,再问郭嵩焘那边的两人都相识的故旧,郭嵩焘一一回答之后,正想也说点什么,左宗棠便开始谈他的西征了。

左宗棠先得意洋洋地说关贝子已许了他一师轩军人马——其实关卓凡答应他的是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营,未足一师之数,但拉大旗作虎皮向来是左季高拿手好戏,而郭嵩焘也听得懂他的言下之意:咱们都是一个老板,你就别再小肚鸡肠了。

然后左宗棠便开始“演讲”了。

左宗棠实在健谈,他主要谈的是西征和边防,间以京里的新闻,湖南的往事,时不时扯一段曾国藩,骂几句李鸿章,滔滔不绝,郭嵩焘只能偶尔接句话,想主动发表点什么意见,是基本不可能的。

顺天府尹和大兴知县两位,更是只能从头到尾,小鸡啄米,赔笑而已。

左宗棠固然话痨,但他也是打着小算盘的:这么不停歇地高谈阔论,一是防着郭嵩焘“端茶送客”,二是无论如何要拖到晚饭时候。

讲到兴头处,左宗棠突然说道:“筠仙,前不久,湘阴文庙忽产灵芝,这件事情,你晓不晓得?”

这件事情,郭嵩焘是晓得的。

郭嵩焘的胞弟郭昆焘专门写信告知乃兄此事,认为此乃郭嵩焘在北京“开府”的吉兆。当然,这种说法,只好在至亲好友中流传,不宜宣之于外;不过,郭嵩焘心里面还是很得意的。

其实文庙产“灵芝”,分属寻常。因为文庙虽然高大,但多光线阴暗,地气潮湿,湖南地方炎热,雨水丰沛,文庙边边角角的地方,更容易长出植物,所谓“灵芝”,有时候不过各种颜色形状的蘑菇罢了。

但这个时代的人们,遇到这种事情,按照当时的政治理论,是一定要“附会”的。

郭嵩焘点了点头,说道:“我听说过。”

左宗棠说道:“这是天降祥瑞,正应在你我二人身上!”

郭嵩焘一怔:“哦,怎么说呢?”

左宗棠得意洋洋地说道:“我封一等恪靖伯,以元戎西征;你出任顾问委员会主委,铁路、国债、奉恩基金,‘三大件’在握,咱们老哥俩如此勋名事业,湘阴地方自然荣于上天,精气感知,乃生祥瑞!”

郭嵩焘没有料到,左宗棠也来抢这个“灵芝”;转念一想,这实在情理之中,“左骡子”不来抢才奇怪呢。但左季高居然肯和他人分润荣光,讲出去,可是天大的新闻,放在以前,这是根本不能想象的事情。

“三大件”的说法,也是第一次听说。

于是郑重点头,脸上总算露出了笑容。

终于拖到了晚饭时分,郭家只能留客人用饭了。

郭府家庖所出,非常简单,不过一味湖南腊肉,一大盘去骨鸡,再加一大海碗的酸菜炖粉条。但左宗棠稀里哗啦,吃得非常尽兴。这一来是因为他虽然经手军费无数,大大“有钱”,但却从不讲究享用馔饮;二来腊肉、去骨鸡乃是“乡味”,很对他的胃口;三来,要给主人面子。

吃完了饭,喝过了茶,“左骡子”再磨叽,也得告辞了。临行前,左宗棠喊了声“来呀”,堂下材官赶快上来,递上一个红封套。左宗棠接过,转身双手奉上,说道:“京中米珠薪桂,居大不易。不腆之仪,聊表心意,务请赏收。”

左宗棠的钱,郭嵩焘是不会要的,但当着顺天府尹和大兴知县两个官儿,不好推来推去,失却体统,就先收了下来。

送走左宗棠之后,郭嵩焘拆开红封套,见是一张一万两的“阜康”的票子,于是换了一个白封套,重新装好,派人连夜送去了贤良寺。

按照规矩,郭嵩焘是要“回拜”的。郭嵩焘履行了这个义务,但却专门挑左宗棠进宫陛见、不在贤良寺的时候“回拜”。

意思是很明显的:往日恩怨已化烟灰,不萦于心;但重新成为知己,是没有可能的。今后郭、左之间,只有公义,没有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