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然继续往下看,就见诏令中对实施此策约了五年之期,分作三步推开。
第一步,选定少数县院进行尝试。大明两京十三省,各选两到三个还没有配备方丈的县院,在该府所供奉的道馆中遴选愿意前往履任方丈的黄冠修士出任这一道职。这一阶段用时一年,于此期间,考察施行中出现的问题,在大范围推行前予以完善。
第二步,将这一措施推行两京十三省所有县院,先期以未配方丈的县院为主;配有方丈的县院暂时不做变动,待现任方丈辞道或辞世后,不再选任俗道充任方丈,由馆阁修士慢慢填充。这一阶段用时三年。
第三步,自第五年起,在府宫、省观乃至总观全面施行,十方丛林中的所有方丈都将由馆阁修士出任,其职级分别对应三大境界。
接下来,诏令中明确了方丈的职司,主要就是两个,一是负责主持斋醮科仪,二是在三都议事时可以投上一票。同时,诏令中对监院的职司规定得也更加详细,赵然看来,这是担心方丈对具体事务横加插手的一种措施,对此他不仅理解,而且赞同。
赵然看完后,沉思良久,道:“以小道看来,此策算得上详尽可行,尤其是五年三步走的方略,能够尽量保证十方丛林的平稳过渡,对于现任方丈的措置,也给了一个缓冲,减少了阻力。关于这一方面,我没有更多的意见。但我还有点不太成熟的想法,也不知当不当讲。”
张阳明道:“致然请说,我们此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不要有什么顾虑。”
赵然道:“去年真师堂议事,景致摩的初衷或许不好,但他提出来的几个问题,我认为还是值得重视的。馆阁修士因身份使然,又身负道法,很容易在议事时形成权威的局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位修士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说得对也就罢了,若是说的不对,就容易左右三都议事,影响监院和三都跟随作出错误的决策。所以,我想,应该在这方面有所限制。”
张阳明和沈云敬对视一眼,各自动容。其实他们早就在担心这个问题,只不过经历了真师堂在元福宫议事的那一幕后,都不敢将这种担心说出来,没想到赵致然能主动提及,这就很意外且很难得了。
“致然说说,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我有两个建议。其一,对修士的任期进行规定,四年或者五年一任,同一职位上,最多你能超过三任。每一任时,都要经历公推方可升座,若其不得人心,公推失败,就要离任,重新由道馆指派新人进行公推。如此一来,就能对其有所制衡。”
张阳明和沈云敬一头,点头的同时也在凝神思索。
“其二,建立监督机制,失去了监督,哪怕再是有德之士,也容易自我膨胀,生出心魔,不仅不利于自身的修行,对事务的处理也会导致偏差。我的建议是,暂时先由各道馆的道门行走担负起监督职责,具体办法再仔细斟酌。将来应该在总观成立专门的部门,统一对道门行走的管理,巡视修行界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