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十年 看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1 / 2)

“在清华校园,老太太卖西瓜都用移动支付。”2017年3月18日,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举例说明中国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苹果ceo蒂姆?库克当场点赞:“这些小事件意义重大,我很赞赏中国在这方面很有远见”。

这只是中国互联网大潮下,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生动注脚之一。

三十年:赶超路创新路

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

across the great wall,we can reach every rner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这是1987年9月14日,中国向世界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看似简单的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87年9月14日,中国科研人员在bj试发电子邮件后等待来自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正确字符。

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了与因特网的全功能连接。1996年第一家互联网企业“瀛海威”诞生,1999年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中华网”赴美上市。2000年,中文域名注册系统全面升级,推出“?”、“?中国”、“?公司”、“?网络”为后缀的中文域名服务。2004年12月23日,我国国家顶级域名。服务器的ipv6地址成功登录到全球域名根服务器。这表明我国国家域名系统进入下一代互联网。

1996年,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的广告语: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

如果说前期中国一直在技术层面进行对接、追赶,那么后期,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互联网技术研发应用方面加快了赶超的脚步。

自2014年以来,“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作为全球互联网最新技术、产品与应用的展示平台,已成为历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亮点环节。来自中国的互联网“黑科技”也一次次惊艳世人,引起国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从2014年的“魔镜”、智慧家居,到2015年的无人驾驶汽车、工业机器人,再到2016年的扫脸支付、“城市大脑”……

2017年中国在国家层面第一次对ipv6提出具体发展规划,表示要在5-10年内建成全球最大的ipv6商用网络……无不彰显了中国在互联网领域不断超越自我、赶超世界的求索足迹。

从1999年招商银行启动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建行推出网上支付,到2000年国内b2b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兴起,再到2003年淘宝、支付宝出现……中国电子商务群雄并起,在很多地方,消费者几乎可以完全凭借“电子支付”生活。据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称《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14亿。

传统金融机构也拥抱互联网,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投资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根据《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126亿,网民使用率168%。

1999年,腾讯oicq开启了中国网络即时通信时代。2006年中国移动推出的“飞信”,乃至如今腾讯的“微信”,无不见证了中国网络即时通信的一步步探索。根据《报告》,截至2017年6月,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692亿,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668亿。

2000年,百度成立,次年作为搜索引擎正式上线,中文搜索迅速进入百度时代。根据《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09亿,使用率为811%;手机搜索用户数达593亿,使用率为819%。